近日,大连化物所李先锋研究员团队与比利时科尔德集团控股EcoSourcen公司签署了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许可合同,共同推动该技术在欧洲市场的推广应用。这是大连化物所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首次输出至发达国家。
合同约定,将结合大连化物所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优势和Cordeel集团在建筑领域的丰富经验,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和储能,打造零碳示范园区。此外,双方还就新型有机液流电池的研究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共同推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液流电池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液流电池是由Thaller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电化学储能技术,由电堆单元、电解液、电解液存储供给单元以及管理控制单元等部分构成。液流电池是一种新的蓄电池,液流电池是利用正负极电解液分开,各自循环的一种高性能蓄电池,具有容量高、使用领域(环境)广、循环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的一种新能源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从事液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机构有20家左右,主要包括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融科储能、上海电气和日本住友电工、英国Invinity、德国Fraunhofer UMSICHT等。以大连物化所为代表的国产液流电池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日前,全球最大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大连200兆瓦/800兆瓦时储能调峰电站正式并网投运,由此打开了液流电池发展新篇章。
新一代技术打破了传统电堆的装配模式,大幅提高了电堆可靠性及装配自动化程度。与传统电堆相比,新一代液流电池电堆总成本降低了40%,大幅提升了整个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此外,国家能源局官网近日还发布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文件对新兴的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安全性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将三元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从中大型电化学储能可选方案中剔除。
作为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首个国家级大型化学储能示范项目,目前大连化物所新—代液流电池技术已经首次输出至发达国家。
公开资料显示,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采用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系国内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大功率、大容量储能,具有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响应速度快、能源转换效率较高、绿色环保等优点。
储能电站在商运后,一期投入电解液储罐预计可储存 400MW·h 电量,用于电网侧“削峰填谷”和安全保护,并扩大电网对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吸纳容量。
业内人士指出,液流电池可应用于发电侧、输配电侧及用户侧储能,包括大型光伏电站、风电场、工业园区智能微电网、电网调峰电站、通信站等领域。随着成本降低,液流电池储能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广州市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400-0980-380;邮箱:sales@btone-mro.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丙通MRO 国产新一代液流电池技术首次输出至发达国家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