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国品牌为主的自动化厂商,率先奏响了7月份新一轮自动化产品涨价的序曲。近期,西门子、魏德米勒、伊顿、施耐德、欧姆龙、万可、菲尼克斯、西克、费斯托等多家一线工控品牌,先后发布公告“组团”涨价。2022年年初以来,自动化产品持续涨价,不仅次数多、范围广、幅度大,而且有持续加剧趋势,来势汹汹的涨价潮让整个行业陷入恐慌。
盘点过去三年中自动化产品的价格规律,我们发现,涨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0年疫情初发时期。早在2020年,一些国外自动化龙头企业开始宣布涨价,但涨价的频次远没有现在这么高,更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像是在试探市场的反应。进入2021年,疫情影响下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供货周期延长、物流成本上升、供应链紧张等不利因素逐渐凸显,整体市场环境持续恶化,企业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大,企业开始坚定了涨价策略,这时汇川、禾川等国内自动化龙头企业也加入了涨价的队列。2021年的种种不利因素也延续到了2022年,加上俄乌战争带来的全球能源价格波动,自动化产品涨价潮逐渐泛滥开来。
国产自动化产品本身就具有价格优势,且2021年外资厂商自动化产品的涨价次数和涨幅均高于内资厂商,因此内资厂商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内资厂商市场份额不断提高,还因上半年自动化内资头部厂商提前做好了关键零部件的备货,自动化产品供货相对顺畅,上半年影响较小,但下半年随着自动化产品持续出货的消耗,不利影响逐渐显现;中国国内疫情防控效果好,国内工厂正常生产几乎不受影响,而很多外资厂商的海外工厂因疫情影响产能受限。
随着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提速,国内智能制造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深入,落地场景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自动化产品的升级换代是终端用户的刚性需求,无论是汽车、钢铁、石化、3C加工、家电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还是装备制造、电子产品装配、服装等自动化程度较低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双重导向下,都对自动化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在2020-2021年,国内疫情控制得当,全球制造业订单都在向中国的云集,出口交付大幅增长,下游制造业面临产能迅速扩张的诉求,拉动了自动化产品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28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0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63%, 预计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规模将达到2360亿元,保持稳定增长。
自动化产品涨价,给自动化产品中游本体、下游集成商和终端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成本侧来看,原材料供需紧张,成本增加及通膨严重,是全球都在面临的问题。从需求侧来看,制造业刚需趋势不变,局部地区疫情犹未可知。外部大环境仍存在众多的不确定性,因而自动化产品潮仍会延续,短期之内怕是难以平息。
供应短缺是短期因素,恐慌情绪有人为因素,单边涨价不可持续。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轮通胀和大周期之后都会迎来一轮的低迷萧条周期。涨价只是自动化厂商在平衡市场份额和利润之间的一种手段,工控产品本身在制造业中资本支出的占比不高,传导给客户引起的综合性成本上升压力也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大。因此,涨价只是前奏,如何借涨价的机会给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给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业务,这才是自动化厂商未来应该考虑的重点。
广州市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400-0980-380;邮箱:sales@btone-mro.com。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丙通MRO 自动化产品“通胀”,是成本传导还是需求拉动?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2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