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控制回路,而且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也不相同。具体地来说,电气控制系统是指由若干电气原件组合,用于实现对某个或某些对象的控制,从而保证被控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其主要功能有: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

常用的控制线路的基本回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电源供电回路。供电回路的供电电源有交流AC380V、220V和直流24V等多种。
(2)保护回路。保护(辅助)回路的工作电源有单相220(交流)、36V(直流)或直流220(交流)、24V(直流)等多种,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短路、过载和失压等各种保护,由熔断器、热继电器、失压线圈、整流组件和稳压组件等保护组件组成。
(3)信号回路。能及时反映或显示设备和线路正常与非正常工作状态信息的回路,如不同颜色的信号灯,不同声响的音响设备等。
(4)自动与手动回路。电气设备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设有自动环节,但在安装、调试及紧急事故的处理中,控制线路中还需要设置手动环节,用于调试。通过组合开关或转换开关等实现自动与手动方式的转换。
(5)制动停车回路。切断电路的供电电源,并采取某些制动措施,使电动机迅速停车的控制环节,如能耗制动、电源反接制动,倒拉反接制动和再生发电制动等。
(6)自锁及闭锁回路。启动按钮松开后,线路保持通电,电气设备能继续工作的电气环节叫自锁环节,如接触器的动合触点串联在线圈电路中。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气装置和组件,为了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与可靠,只能一台通电启动,另一台不能通电启动的保护环节,叫闭锁环节。如:两个接触器的动断触点分别串联在对方线圈电路中。
电气维修人员通过对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诊断之后,就可以通过相应的维修方式进行系统故障的维修工作。而对电气控制系统故障进行维修的主要方式,则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系统短路问题进行维修
系统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系统短路的问题,就会以顺动特性为基本特征展现在维修人员的面前。因此维修人员在日常维护电气系统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短路保护方面的检查工作,从而确保通过这种方式,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维修人员在对系统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系统出现了短路的问题,就需要立刻将系统的电源切断。而这其中,熔断器作为系统短路中主要的保护装置,其正常的使用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做好维修的工作,维修人员需要对熔断器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在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过程中,对于三相短路保护而言,需要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缺相的故障。如果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主电路容量较高的问题,就需要单独为控制单路安装短路保护熔断器,有利于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
2、做好系统状态的检修工作
通常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因为在不同的时间段体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因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以工作状态为前提,按照事后维修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检修措施,被检修的设备往往呈现出的状态参数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由于这一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整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与之前所制定的工作状态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维修人员在进行系统维修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根据电气设备和检修时间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检修方式进行检修方面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电气控制系统的状态检修可以采用替换检测法进行检修。如果电气系统的原件出现了故障,就可以通过替换检测法对使用的原件进行替换,用相同规格性能的原件替代可能出现故障部位的原件。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找出故障所在,有利于促进系统经过检修后质量的提升。但是检修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替换工作时,需要保证替换的原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正常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检测人员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其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自身操作和技术拥有足够的质量。这样在替换前后,不会对周围的原件造成损害,形成保护,而且替换准确,有利于检修工作的持续运行。
广州市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2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