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北纬33.2度,东经103.8度)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众所周知,四川地区从08年大地震至如今的九寨沟地震,期间已经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多次,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四川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呢?
约100年前,美国地质学家瑞德在研究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时,对地震发生机制提出了一套广为科学家接受的理论,称为“弹性回跳假说”。根据该假说,由岩石构成的地层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变形、断裂。地球的岩石圈漂浮在半液态的软流圈(地幔的下层)上,因热对流作用产生运动,在不同的岩石圈(板块)之间便产生挤压碰撞。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的面,被称为断层,断裂发生的部位就是震源,断裂后的反弹所释放的能量,就表现为地震。
在中国大陆的西部,造成今天我们见到的地质构造的主要力量来自印度板块的冲撞。印度次大陆过去曾经位于南半球,因为板块运动而从古大陆断裂游离出来,它从南半球一路往北冲,最后在距今5000万到5500万年前,撞上了欧亚板块。撞击所造成的挤压变形,形成了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
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这股挤压之力作用到了古老的四川盆地下强硬的岩石圈。这里的岩石圈是形成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的古老地壳,它顽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的挤压。
印度板块的向北推挤仍在持续,喜马拉雅山因此还在继续长高,而相关的地震带也继续活跃着。今天,印度板块仍以每年5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而亚欧板块每年向北移动2厘米。越挤越紧的结果,是能量持续积蓄。
球表面由大小各异的板块覆盖着。随着其下方的流动的地幔驱动着运动,相互分离活着挤压,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约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北冲撞上了欧亚板块,巨大的撞击力造成了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山脉隆起。这个冲撞事件还在进行,根据全球定位系统观测,人们发现目前印度板块每年仍以5厘米(相当于手指甲生长的速度)的速度向北推进。青藏高原受到强大的挤压力量,向北及向东北方向移动(深红箭头代表移动方向,长度代表移动距离)。青藏高原向东移动是碰上了坚硬古老的四川盆地,挤压力量向南方的云南方向分散。川滇一带因此而成为中国大陆地震最多的地方之一。
虽然自然灾害是难以预测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性活动,来采取自救行动,从而减轻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影响,下面教大家一些常识:
地震是因地下某处岩石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爆发等发出震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而引起的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现象就叫做地震。遇到地震应当怎么办?首先应当做到临震不慌,采取临时躲避方法。这时,如果你正在楼房里,就应当立即到厨房、卫生间、壁柜里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小的房间跨度较小,一时不容易倒塌。如果你这时候正在学生宿舍楼里,应当很快至楼道或楼梯暂躲一时,待到主震过去后立即躲避到构件架空的空洞内,或者到坚固的家具下临时躲避。这时候千万不要乱跑或盲目跳楼。住在平房里,应当立即躲避到床下或桌子底下。如果在实验室或工厂车间实习,遇到地震时,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要慌乱,听从在场教师和师傅的统一指挥,立即关闭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的阀门,就近躲避在机械设备旁边。但是,要注意机械设备晃动及车床附件和堆放工件等塌落伤人。要按照抗震防灾的预防要求,听从指挥及时疏散。如果在大阶梯教室、影剧院或在商店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众多,千万注意不要卷入人流之中,出不了门反而会被挤伤、踩伤。这时要立即屈身蹲下,靠近排椅下,或靠近柜台,但要注意避开陈列柜及商品架,以防止倒塌伤人。已经撤离到室外的人员,应当避开狭窄的街巷、烟囱、建筑物、高压电线、变压器、桥梁、隧洞、陡岸等危险地段。正在行走中遇到地震时,要立即停止行动,就地蹲下,但要避开周围房屋,最好在街心或空旷场地暂时停留。自行车或汽车等机动车辆也应当立即停止运行,更不要强行通过桥梁、隧道等危险路段。地震如同自然界的刮风下雨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充分认识,认真掌握地震的规律、特点,普及抗震防灾知识,掌握避震自防能力,充分依靠党和人民政府,相信科学,不听流言,消除恐震心理,就可避免或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广州丙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衷心祝愿四川灾区人民能够克服困难,度过难关,振作起来重建家园。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