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颇为殷实的80后女子,本该在家相夫教子,可她却并不安于现状,贪欲让她自编自导了“能安排有为青年成为特警”的谎言。在这个谎言诱惑下,很多企图走捷径的人主动送上门,成为她疯狂敛财的目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她就轻松将233万元骗到手。http://www.btone-mro.com,提供最新MRO采购,MRO工业品等最新资讯
3月14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这起特大诈骗案。1982年出生的蔡某,个头不高,头发挽在脑后,面容白净,回答法庭问题时,声音清脆。面对公诉人的指控和法庭的审理,她当庭认罪,但对公诉人指控的数额和诈骗人数提出异议。她还当庭寻求法官的谅解:“不管受害人在何处,以后我一定会想办法通过劳动还他们钱的,希望法庭能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
公诉人指控,只有中专文化的蔡某,没有固定工作。从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期间,蔡某虚构认识自治区公安厅领导,谎称可以帮吴某等29人的子女、亲戚到公安厅特警总队工作,骗取29人共计233万元。公诉人认为,蔡某骗取的数额特别巨大,应以诈骗罪追究蔡某刑事责任。
公诉人称,2009年12月,聊天时,蔡某得知吴某在为儿子的工作发愁,于是谎称自己认识自治区公安厅的领导,可以帮吴某儿子到特警总队工作。吴某按蔡某要求给了其5万元。
得知吴某的儿子能进特警总队工作,吴某身边朋友陆续托吴某帮忙牵线,找蔡某帮忙走关系,吴某于是将此事告诉蔡某。“可以办成,办一个8万元。”蔡某表示,自己收钱后,每次给吴某1万元“提成”。
吴某想既能帮朋友,自己还能得到好处,于是四处张罗,给蔡某拉“客户”。
2010年1月至9月间,吴某先后将28名想将自己子女办到特警总队工作的人,介绍给蔡某。除了其中2人被收取6万元,1人被收取16万元外,其余25人均被收取了8万元,蔡某每次会给吴某分1万元。
2010年10月,迟迟得不到工作安排的20余人,找到中间人吴某讨说法。吴某没有办法,只好和众人一起找到蔡某,蔡某无法自圆其说,被众人扭送至公安局。
警方调查时发现,没有经济来源的蔡某的银行卡里居然有190余万元的进出账记录,且多次进账金额为7万元。吴某也因为涉嫌诈骗被立案另案处理。
“这些受害人我一个都不认识,都是吴某骗的人,钱也都是她收后给我的。”蔡某说,她并不是存心想行骗。
“蔡某从一个无业青年沦为阶下囚,是因为她不学法、不懂法。但她还年轻,希望法庭能给她机会改过自新。”蔡某的辩护律师称,蔡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除了她自身的贪欲外,那些想通过“关系”办工作的受害人,也给她提供了犯罪的土壤。正是他们那种只要有关系就可以搞定一切的想法,让蔡某的诈骗行为变得如此顺利,因此受害人也该认真检讨和审视自身的过失。
当日,法庭未当庭宣判。本文摘自MRO机电网
本文地址:http://www.btone-mro.com/BtoneInform/newsContent.aspx?id=613